光伏支架三是海外的部分市场 |
发布者:无锡市建城冷弯型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5-05 06:24:03 点击次数:260 关闭 |
7月份的光伏硅片和组件,终于结束了前几个月“你追我赶”的“降价大战”,价格开始趋稳。 多方观点认为,光伏行业的价格战,才刚刚开始。咨询机构PV Infolink的分析指出,随着组件为保持产品竞争力而持续扩产,下半年组件价格的竞争将非常激烈。而在产能扩张和价格竞争这两座大山的重压之下,二三线企业可能将面临生存危机。 “现阶段,产品价格下调是必然趋势,价格战并不是光伏行业未来的主要趋势。”东方日升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否定了价格战将成行业主流趋势的观点。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光伏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这种竞争对行业格局的重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例如,隆基股份今年多次下调产品价格,从3月到5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竟然下调了5次产品价格。通威股份也不甘示弱,截至7月,其多晶电池(金刚线mm)、单晶PERC电池单双面156.75mm、158.75mm和166mm尺寸的报价较今年1月份分别下降21.88%、20.4%、20%、21.57%。 对于此前频频下调产品价格的原因,隆基股份品牌总经理王英歌对记者解释道,价格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光伏支架价格主要是由市场的供需情况来决定的;第二,从平价上网的角度来讲,今年平价上网的项目扩张得非常快,使得平价的市场快速发展起来了,所以隆基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地让利给下游客户,以促进平价上网项目的进程。 “我们觉得硅片价格频繁下调的主要原因,还是在疫情期间,单晶硅片商仍维持极高的开工率运行,导致产生了一部分库存,而行业产能扩张依旧如火如荼,产量稳定释放,前期整体来看单晶硅片供大于求。预计未来,单晶硅片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集邦咨询分析师陈君盈则对记者表示, 一年半前的硅片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先前单晶硅片一直都属于卖方市场,单晶硅片供不应求,因此卖方没有降价的必要。然而受今年疫情的影响,海外市场需求急速下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硅片市场瞬间需求不足。龙头企业还是希望通过降价来增加市占率,以维持获利规模。 而上半年疫情的影响渐渐缓解,下半年,光伏市场的供需情况或有较明显的好转,这为硅片、组件等产品的价格带来了持稳提振的信心。 “组件价格受疫情的影响,市场有一些恐慌的心态,大家觉得这个市场到底会怎么样,似乎看不清楚,所以在第二季度的时候,组件的价格下滑得非常厉害。”王英歌对记者表示,中国市场是非常强劲的,现在市场对下半年的展望看得比较清晰,风险也得到了一些释放,所以更确定了今年的市场增长,因此现在组件的价格反而平稳下来了。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天合光能本身实现了满产,供不应求。但国内方面,三季度面临着国内630抢装完成后的需求急降,部分同行为了锁定一部分订单,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已开始进行价格战。海外方面,由于部分国家和地区依然饱受疫情困扰,需求不够景气,组件价格在某些价格敏感的国家二季度已开始挑战更低报价。 从目前来看,供需情况比隆基之前预想中要更加乐观。王英歌告诉记者,从下游市场来看,中国预计今年应该有40GW到45GW的增量,不管是“930抢装”还是年底“1231抢装”(即风电、光伏项目抢在“9月30日”、“12月31日”期限之前安装并网,以享受当前补贴电价),四季度都预计会是一个相对的高点,所以会造成四季度相对比较火爆的情况。 王英歌进而指出,仅仅是中国这一个市场的增量,就可以弥补海外市场所受到的不利影响,所以从总体市场量来讲,他判断今年的全球市场总量应该会和去年持平。“从我们目前的组件容积率属性情况来讲,三季度订单基本都已经满了,然后四季度基本上也比较饱和了。”王英歌说道。 咨询机构PV Infolink分析认为,现阶段多晶硅片能够下调空间已经不大,按照现有多晶产能的供应及逐步回暖需求来看,多晶硅片价格基本上已经持稳下来;随着在产单晶硅片企业维持满产开工率,及新扩产能稳定释放,相对于终端单晶需求来看,预期单晶硅片价格将呈现下行的走势。 至于组件价格,PV Infolink指出,随着“630抢装”步入尾声,以及组件为保持产品竞争力而持续扩产,组件的价格将在三季度继续下行。 然而,即便组件的价格一降再降,包括东方日升在内的一些龙头,以及业内资深专家,却不认为这是光伏行业的价格战。光伏支架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对记者表示,光伏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节奏变化快,激烈的行业竞争会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光伏企业对技术、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前瞻性认识才能走得更远。 “每一次龙头的诞生都是伴随着重大技术变革,如果没有技术变革的话,可能行业的格局就稳定了,但一定会有技术变革的,只要有技术变革,就会有新的龙头企业产生,就会打破现在固有的格局。”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说道。 她指出,初晶硅和薄膜两个技术路线竞争得很激烈,到后来,又是单晶和多晶的技术路线开始竞争,到现在行业内又开始争硅片尺寸,不同尺寸的路线之间打得也很凶。光伏行业是一个技术推动的行业,正是因为技术的推动,成本才能不断下降,而价格下降,则是技术推进的必然结果。光伏支架 “技术路线就是看企业的判断能力,就跟押宝一样,押对了技术路线,那就赢了。”王淑娟表示。 就像近陷入欠薪破产风波的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下称“汉能集团”),一度也曾是光伏行业的龙头,当年其坚持发展薄膜路线,然而在激烈的竞争后,终是晶硅路线脱颖而出,汉能集团也随之没落,近更是负面新闻缠身。7月2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布2020年第二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公告》,其中,包括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和汉能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在内的6家汉能系被列在案,缘由均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上述6家汉能系在去年5到10月间拖欠劳动者工资总计超过1.66亿元。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下称“协鑫集团”)是另一个在技术路线之争中掉队的例子,协鑫集团押宝多晶技术路线,隆基则专注发展单晶技术路线,所以当单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之后,隆基也相应成为了行业龙头,协鑫集团则处于失落之中。协鑫集成今年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其中营业收入14.22亿,同比下降30.22%;净利润与同期相比堪称暴跌,下滑539.44%,净亏损1.39亿元;保利协鑫能源2019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6.40%,归属于母股东的利润为-1.97亿元。 而在技术路线中获得优胜的龙头,则更有底气在价格上进行调整。王英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比起家电等行业所说的价格战,光伏行业又有一些不同,“光伏行业作为一个能源行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应该把产品价格降下来,终是促进光伏系统造价的降低,以及推动成本的下降,这是一个大趋势,所以龙头企业的职责就是降本,然后支撑度电成本的下降。”王英歌说。 王英歌进一步指出,从供需角度来讲,现在的光伏行业,每一个环节的产能都是过剩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有一个差别,就是先进的产品相对是短缺的,这是永远的趋势,市场上只有20%的先进产能。 “所以从供需的角度来讲,降价是一个趋势,龙头企业无论是隆基,还是其他企业,其实都是顺应大趋势,但降价要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和财务成本各方面的情况,比如隆基的降价,是以不牺牲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财务的稳健为前提,我们每一次降价的数额,都要经过精心的测算,看企业能不能承受这个水平。”王英歌说。 以隆基为例,2019年其在光伏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28.90%,其中硅片的毛利率更是达到32.18%,这为隆基近年来频频降价的举动提供了盈利基础;2019年通威的高纯晶硅则实现毛利率24.45%,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毛利率20.21%。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一些市场,天合光能发现客户对产品性能、BOS成本和度电成本更敏感,谁能够更贴近客户,刺激出新的需求,谁就能抢占到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龙头企业产能更为先进,创新基因更强。 他同时指出,纵观历史,光伏行业每一轮需求端的恐慌,确实会引起产业链价格以及盈利能力的调整,但这以后,就是行业的出清,份额向龙头聚集。平价之后光伏发展的空间将会更大,光伏行业发展驱动力也在发生转变,正在加速其从政策驱动型转变为市场驱动型。 与春风得意的龙头企业相比,二三线光伏企业的日子,则变得日渐艰难,龙头对产品价格的下调,更加挤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二三线企业的市场空间,一是中国分散的部分区域市场,二是分布式光伏市场,三是海外的部分市场。在一些头部企业没有覆盖或者没来得及发展的分散区域内,二三线企业可能形成自己的区域性品牌。在这些地区,二三线品牌过往也与央企电力集团达成了一些项目合作。 王英歌告诉记者,目前央企电力集团基本上也会选择头部企业,头部的三五家企业是央企选择的基本前提,二三线企业几乎没有什么空间。 王淑娟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她指出,目前的下游电站投资,已经由从前的民营企业主导,变成由央企国企主导,而央企国企比较习惯于集采,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这样的竞争中,龙头企业会更有优势一些,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上升。 而在分布式光伏市场,头部企业也开始向下延伸和布局,二三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依然还在一些区域内保有市场。至于海外市场,王英歌表示,从前印度是二三线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市场,但是现在印度也被头部的几家企业占领,基本没有什么空间,只剩下一些巴基斯坦、非洲等地的项目,还有一点空间。 “基本上,现在二三线企业的市场份额,就是在中国的用户市场、部分的区域市场,以及海外的低端市场,还有一些占有率,而这些市场也在被头部企业不断进入。”王英歌指出,像隆基这样的龙头企业,在产品定价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品牌溢价,二三线企业没有品牌溢价,会将产品价格压得更低。 王淑娟也表示,二三线企业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未来可能代工的比例会多一些,产业越来越集中。“二三线企业如果做代工的话,必须要比龙头的成本低,它才能做贴牌,有利润空间。”王淑娟说道,“二三线企业跟龙头企业,单纯在产品质量上,可能差别还不是特别大,的差别还是品牌价值,一线企业会提供更好的质保、更好的服务,在软实力上会更强一些。” 而在品牌效应、产品质量上都无法与一线龙头竞争的二三线企业,的底牌就是价格。 集邦咨询分析师陈君盈告诉记者,在组件方面,由于2020年开始绝大部分的新增产能都在组件端,受疫情影响,需求市场偏弱,辅以供给过剩的情况,组件市场价格才会一直下滑,部分二三线企业组件的售价几乎逼近成本线。 一线大原则上订单量普遍不差,二三线则多靠降价来取得有限的订单机会,未来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一线大与二三线的订单分化会更加明显。 陈君盈指出,根据市场现状来看,企业必须靠规模经济来支撑营运,因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就算龙头企业获利也未如以往,但经过价格战的洗牌,企业会呈现“大者恒大”的情景。从长远来看,价格还是会触底回弹,恢复到正常的水位。 王英歌分析,在此情况下,当二三线企业将价格压低到一定程度,到了现金成本那一步,就没有再降价的空间了。因此,未来光伏行业的两极分化和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行业排名前3~5名的企业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则是二三线企业有没有实力去增加投资。去年光伏巨头就打响了大尺寸硅片的战争,如今组件也进入了500W+时代,如果二三线企业的投资跟不上,没有达到市场要求的产品,就将自然而然地从市场上被淘汰。 因此,在产能扩张和价格战争的双重影响下,二三线企业的倒闭潮似乎已可预见。 PV Infolink分析师Amy Fang指出,由于海外需求继续停滞不前,一线%左右,而二线商由于在品牌、渠道和成本方面的劣势,与一线制造商相比,订单量较低,其运营利用率将在30%~50%,由于缺乏品牌和成本优势,二线企业难以在中国市场与一线企业进行竞争。 同时,随着产能扩张,较老的产能将被淘汰,这使得二线企业在需求持续低迷时难以生存,没有竞争优势的制造商可能会转包工作或退出市场,预计今年前十大组件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 招银国际证券有限(CMB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Ltd)分析师罗宾·肖(Robin Xiao)曾对彭博社表示,光伏产能扩张是战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大而言,“阻止竞争对手增加新产能”,这可能会使光伏产品供过于求加剧,并导致价格战。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分析师Jiang Yali 则指出,制造商正在提高产能以降低单位成本,保持市场份额并保持竞争优势,这一战略是由该行业持续的供过于求驱动的,而对新技术不断增加投资,可能会使老旧的小型工倒闭。 Amy Fang认为,“630抢装”将有助于重启供应链,但这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5月中旬公布的项目竞标结果表明,一线制造商之间争夺订单的价格战已经开始,投标价格跌至历史低点。组件价格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下半年,除了上述“630抢装”带来的短暂需求之外,由于组件产能的持续增加和对旧产能的有限淘汰,导致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预计第三、四季度组件价格下降趋势可能不会停止,直到第四季度的旺季到来。 随着需求的下降和供应的增加,短期内行业可能经历更加激烈的竞争。罗宾·肖表示,单晶片和电池的价格大战可能会在第二和第三季度爆发,这类产品效率更高,将有大量产能增加。
王英歌表示,频繁下调价格并不是以竞争为目的,而是以行业发展为目的,但事实上不难看出,价格变动和价格背后的产能扩张,本身即是一种竞争。 |
|
Copyright 2017 无锡市建城冷弯型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链:不锈钢水箱 无锡地源热泵 琉璃瓦 试验台 生态板十大品牌 蒸汽锅炉 环氧地坪施工 热喷涂 清洗机 列管式换热器 全自动弯管机 攀岩墙 热交换器 无锡拓展基地 数控车床 职业装定做 喷泉设备厂家 无锡除甲醛 无锡除甲醛 焚烧炉 阳台栏杆 机械格栅 宜兴律师 蒸馏塔 桁架 咖啡烘焙机 板式换热器清洗 太阳能支架 水冷电缆 无锡注册公司 真空耙式干燥机 广场砖 铝氧化 油脂设备 烧结砖 分级机 陶土砖 螺旋板换热器 电加热反应釜 汽车塑料配件 氧化铝陶瓷 激光切割加工 空气换热器 风机 回收橡胶 活性炭 唾液酸 搪瓷反应釜 离心风机 虹吸排水 烧结砖 喷泉设备 列管冷凝器 失重秤 三效蒸发器 不锈钢钢格板 鳄鱼剪 搪瓷反应釜 无锡钢结构 三维混合机 阳澄湖大闸蟹 陶土砖 陶瓷加工 RTO焚烧炉 设备翻新上海夜场招聘日结 澳门夜场招聘 喷雾干燥设备 卷板机 多效蒸发器 废水蒸发 工业陶瓷 咖啡机租赁 塑木地板 氧化铝陶瓷 废气处理设备 upvc工业管材 切片机 陶瓷棒 油机立车